双减进行时|(166)沈河区:不负寒假好时光 多样作业伴成长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4-01-25    】【打印本页】 【关闭

为落实《沈阳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假期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沈河区教育局从备案审核到过程督导全链条把控,指导学校全面落实假期作业管理要求。各个学校创新设计,从体系内容到评价反馈多元化实施,沈河寒假作业呈现缤纷多样的打开方式。



“年味十足”龙相伴


 为了让孩子充分体味“红彤彤”的中国年,各学校通过懂年俗、品美食、做礼物等多角度设计,让孩子跟随寒假作业一起走进“年”的世界。文艺二校新宁小学以“七龙珠”为主题创意寒假作业设计:以系列寻宝任务作为主线,每颗“龙珠”代表一项特定的作业任务,如“一星龙珠·龙之传统访”,引领孩子们揭秘“年”的来历,积累与龙相关的古诗文、成语;创作以龙为主题的春联、灯谜、祝福语;制作龙年灯笼、窗花、小糕点;绘画龙年春节热闹场面等等,孩子们通过完成任务收集“龙珠”,开学后学校将评选“小神龙”班级。二经二校设计了“幸福知味——八大菜系”新春劳动实践作业:低年级“寻味”研学活动,中年级“知味”思维导图,高年级“研味”实践报告,让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探寻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锻炼实践能力、发散创新思维。各学校年味十足的假期作业,让寒假时光伴温暖而行。





“项目学习”深探究


 “优化作业设计”是作业管理的核心要素,沈河区各学校聚焦核心素养,设计了立体交互的项目式寒假作业。七中附小围绕着“真实问题导向下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活动设计”思路,将学科灵动融合,精心设计分年段、分学科特色寒假作业——在“数、语、音、美、劳”融合中感受传统文化;在“语、历、信息技术中”致敬红色人物;在“数、语、美、道法与综合实践”中提升数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跨学科交融学习、实践、探究,将已有知识和技能进行重组、运用,实现自己的创意表达。文化路第二小学设计了“邂逅时节之美”中华节气研究型项目化作业,通过知、诵、感、寻、享、绘等多感官、多学科、多主题融合,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项目式寒假作业,让学生学习向更深处发生。




“巧用资源”广践行


 寒假期间,各校将原有课程资源和模式进行延续和融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场地、人员等优势,让假期作业广口径铺展。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方凌小学,结合学校中医药办学特色,设计“我是小小药膳师”系列作业,邀请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老师通过药膳小常识线上培训,指导学生从药食同源的角度研究、制作药膳。莲花小学设计了机器人、物理实验、环境保护等十余个领域的寒假科技探究主题作业,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学校开放机器人教室,并邀请沈阳市人工智能青少年培育基地主任现场指导。校内外资源的开放和引进,让寒假作业向广度发展。

匠心作业设计,创新整合内容,融合多重资源,沈河区寒假作业有爱、有趣、有料、有效,让校内“双减”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