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在行动 民生赛道风采展|(15)坚持校内外同步发力 促进“双减”改革提质升级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3-07-13    】【打印本页】 【关闭

沈阳市作为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市教育局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校内提质、校外治理同步发力,高质量完成国家“双减”试点改革任务。全市1802家校外培训机构100%入驻预收费资金监管平台,100%纳入国家监管服务平台。校外培训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级执法队伍100%全覆盖。学校作业家长满意度达97%,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6%,在省内率先开展“名师在线”公益课堂,全城共享最优资源。




抓严校内提质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一是探索提高作业管理的有效途径。沈阳市教育局探寻“减负”与“提质”的交点,聚焦作业设计与实施,落实减负增效提质。5月26日,召开“沈阳市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经验交流会”,会议重点探索作业改革突破路径,以高质量作业为突破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新课标要求,积极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典型区域和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


 二是高质量开展“名师在线”公益课堂。开展“名师在线”公益活动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组建名师师资库,确定2023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全部15期,九年级全部13期公益课堂直播内容以及授课教师名单。5月21日和28日,开设地理、生物学专场,满足八年级学生实际需求。截至目前,“名师在线”公益活动共举办了15期,进行了276场在线直播,累计服务学生10.1万人次,并得到了家长和学生高度认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三是建设全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平台。作为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一期项目,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系统已完成各项建设工作,该平台实现了学生选课、教师管理、家长评价等功能一体化管理,推进课后服务从“留下来”向“愿意上”的有效转变。下一步全市528所义务教育学校将全面应用课后服务管理平台,63万义务教育学生将从中受益。

抓实校外治理

减轻学生培训负担


 一是持续深入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落实网格化包保机制,强化常态化监管,对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进行拉网式排查,坚决查处各种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广告排查、整治工作,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牌匾、橱窗设置。加强安全管理,定期排查安全隐患,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7029家次,查处隐形变异学科培训135起,整改违规广告宣传120处,整治消除安全隐患397个。

 二是大力整治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印发《沈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查处工作的通知》,明确任务安排,细化责任落实,强化在职教师违规补课常态化查处工作。对于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情节严重的,将进行开除、取消教师资格、公开实名曝光等处理。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坚决打好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持久战。今年以来,已查处在职教师违规补课8起14人。

 三是开展规范办学校外培训机构创建工作。召开会议专门部署,以市“双减”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通知,围绕落实“双减”试点任务,按照申请确认、集中创建、区县初审、市级验收等程序,通过审核资料、实地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强化党建引领,着力创建不少于30家尊重规律、诚实守信、办学规范、人民满意的校外培训机构,树立正确办学导向,发挥典型鼓舞激励和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自觉规范办学行为。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坚持把“双减”试点工作作为重要任务,作为“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以“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思路,以党建为统领,立足双向发力,汇聚工作合力,持续巩固深化“双减”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