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幸福教育课堂 | (56)铁西区开展幸福教育进社区特色课程评比活动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3-07-07    】【打印本页】 【关闭

随着幸福教育进社区工作深入推进,为了更好地将铁西工业元素融入社区幸福教育课堂之中,融合到居民日常教育需求之中,铁西区教育局坚持“安全、健康、乐学、成长”的幸福教育核心内涵,开展社区幸福教育特色课程评比活动,高质量提升幸福教育课堂内涵,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社区育人环境。


以研为先 用好“家门口的教科书”

铁西区教育局组建课程研发专家组,统筹推进社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在研发过程中,研发专家组从“什么是社区幸福教育特色课程”“为什么做社区幸福教育特色课程”和“如何做好社区幸福教育特色课程”出发,与社区工作者、教育专属网格员、四大讲师团汇聚合力,结合居民需求调研结果,找准“切入点”,瞄定“需求点”,形成以“铁西工业”为特色的“幸福教育”育成模式。探索建立“老铁生活家、小铁教育家、小铁故事家、老铁幸福家”四大课程群。依托课程群体系,从社区文化、工业历史、地域特色、艺术生活等不同角度,选取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研发设计了“绿植扮美家”“我来讲铁西故事”“我是家乡小导游”“文物拓印”“春日筝情”等一系列特色课程。




以课为本 实施“幸福教育零距离”

为将特色课程体系与社区活动紧密结合,检验特色课程育人实效,探索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社区幸福教育特色课程模式,区教育局以30个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为试点,建立“特色课程菜单”,采取“全面统筹、居民点单、多元送课”的形式,组织“四大讲师团”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居民沉浸式体验特色课程。课程结束后,立即组织居民通过点赞板、现场打分、填写反馈记录等方式对所听课程进行即时评价。同时每月以调查问卷形式,汇总社区幸福教育特色课程满意度、居民幸福指数、居民持续追课率等课程实施情况,并征集社区居民对幸福课程的建议与意见,构建特色课程意见反馈体系。通过“居民反馈-专家调整”的双向赋能,持续完善区幸福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课程影响逐渐扩大,育人成效不断提高。




 以评为导 推进“特色课程全扩充”

为拓宽特色课程渠道,区教育局研究制定《铁西区社区幸福教育特色课程评选方案》及《铁西区社区幸福教育特色课程评分细则》,向区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征集优秀特色课程,力争通过评选活动打造一批融合工业元素、发挥育人功能的优质样板课程。经层层选拔,全区共推荐出35节优秀特色课程。各参评教师在“四大课程群”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大胆创新,如重工一校老师以中国第一台大型起重机在铁西试制成功为灵感,设计《创客拼搭-起重机》课程,在提高孩子们动手创造能力的同时了解了铁西工业历史,增强了家乡自豪感;贵和小学老师以铁西工业故事为背景,设计《书法》课程,展现铁西浓厚的书法文化底蕴;启工三校七路分校老师设计《立体窗花》课程,将传统文化与工业元素巧妙融合等。

为提高评选效率,专家组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对参评课程进行评选。“线上”指专家组观看教师现场上课刻录光盘,以“云端”感受现场氛围;“线下”指专家组随机抽选课程,到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现场观看课程展示,进行点评与指导。特色课程评选活动不仅充实铁西区“四大课程群”课程体系,促进讲师团教师研发课程的设计力和执行力,更是全面开启了铁西区社区幸福教育课程育人、启智、成长新样态。




下一步,铁西区教育局将继续围绕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学习需求,以特色课程为纽带,谋良策、出实招,让幸福教育走进千家万户,营造“邻里和谐、社区一家”的幸福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