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赓续 代代相传 |(21)浑南区深入开展“中华传统八德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3-05-17    】【打印本页】 【关闭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拓展育人途径、细化育人措施、提升育人水平,近日,浑南区教育局以“中华传统八德”为主体,组织全区中小学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确保“中华传统八德进校园”教育活动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01



丰富主题活动形式
展示教育成果


全区各校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展示”的工作原则,将每月最后一个在校日确定为“中华传统八德进校园”教育活动日,引导学生将领悟内涵同实践行动相结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浑南八小在本次传统八德进校园展示活动中,表演了以“礼”为主题的节目——《厚德载物》,用舞蹈演绎礼仪的风采,用歌声唱响文明的含义。书法社团的学生手握墨笔,现场完成“八德进校园”书法作品,让中华美德与文明常驻学生心间。浑南二小北校区召开微班会展示活动,“爱护公物、文明校园”主题班会上,学生们通过情景剧、小视频、微讨论、定公约等形式,明确以“礼”规范行为,做有素养的“慧美”少年。



02



优化区校三体联动

践行文明公约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从校内到校外,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传统美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圈”,凝聚家校社育人合力,春风化雨浇灌文明之花。


东陵路小学“春‘锋’志愿服务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积极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增强市民保护森林的意识,呼吁全社会“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沈阳理工大学附属学校把“文明教育,全员参与,与时俱进,面向全体”作为德育教育主题,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文明出行志愿服务活动,用文明的语言和认真的态度宣传文明出行理念,倡导更多市民自觉参与到城市文明建设队伍中。



03



探索多元综合评价

激励全面发展


浑南区各中小学从实际出发,构建行之有效的评比机制,每月进行一次校级“明德少年”评比活动,用榜样典型激发全体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灵成长。


沈阳市第六十三中学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广泛开展各类“阶段成果展示”性的竞赛、评比和表彰活动,激励和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使“八德”教育活动在学校得以“有根”的培育和“有果”的传承。


全区目前共计37175名学生、995个班级参加“明德少年”评比活动,经过校内评选,推选出2861名“明德少年”。


 自“中华传统八德进校园”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浑南区各学校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彼此提携,从而推进以八德为载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