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沈阳教科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把思想认识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动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沈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工作,全面建设“安全、乐学、成长”的幸福教育民生工程,全力落实国家“双减”试点城市任务,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即日起,我们将推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集中展示沈阳教科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引导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继续保持昂扬态势,促进沈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第二中学党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幸福教育民生工程等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推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围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组织开展以“学习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的班会,带领广大学生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自觉行为,培育青年学生新担当,打造学校德育新高地,跑出高质量教育发展“加速度”。在每周升旗仪式上,由优秀学生代表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做主题演讲,展现二中学子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学校把“大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每个学科老师都要结合学科实际对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进行阐述讲授。同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作为必修内容实现全学段覆盖,深挖二中红色资源鲜活教材,做到“大思政课”有根有魂,真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做到学深、悟透、做实。 探索整合创新型拔尖人才在中学阶段培养方案 为建设科技强国培养更多科技报国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沈阳市第二中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学阶段课程体系上持续发力,秉承“科技报国”传统,在新课程和落实“双减”背景下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与新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工作。学校注重特色课程建设,围绕特色育人目标,提出了科技特色高中的建设愿景,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以辽宁省唯一一所共青团中央认定授牌的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为引领,打造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实践基地,配备22间专业教室,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逐步开设物理拓展、芯片设计、模拟飞行、无人机航拍、网络技术、机器人技术等课程,推动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现飞跃,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二中故事 全力建设幸福教育民生工程 沈阳市第二中学在全市教育系统“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当先锋、打头阵,全力建设幸福教育民生工程:幸福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学校用院士校友命名班号点燃学生报国志,在教学楼三楼西侧,有两个教室的班级分别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中国科学院院士祝学军的名字命名,这也是二中首次以校友名字命名班号。两位校友的经历让“家国情怀”“科技创新”这些概念变得具体而真实,让学习变成了不再只是单纯为了考更高的分数,而是为了心中那份冉冉升起的报国之志,两个班级的孩子在给院士校友的信中写道:“学校期盼多年后我们能成为像您一样的人,为国增光,为母校添彩……”目前,两个班级有85名学生,其中参加英才计划前置培养的学生达29人。同时,为进一步有序有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沈阳市第二中学党委在微信公众号推出《讲述二中人的故事》系列文章,讲述了68届校友、我国航天员研究生班班主任王锡瑞的故事;55届校友、我国遥感技术与应用领域奠基人、北京大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马蔼乃踏实担当、两拒评选院士的故事;56届校友、我国反坦克导弹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的故事等,用热爱点燃热爱,用奋斗激发奋斗。 沈阳市第二中学党委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持续发力,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更新教育观念,秉持“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一生,思国家千秋”的办学理念,在改革中突破、在创新中前行,奋力书写“沈阳教育”“二中答卷”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