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全面落实《沈阳市幸福教育进社区行动计划》有关部署,扎实推进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建设工作,大东区教育局坚持问需于民,确立以“为民、便民、安民”为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安全、乐学、成长”的核心理念,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一、高度重视,统筹推进 成立幸福教育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大东区幸福教育进社区工作方案》,下发《大东区幸福教育社区基础情况调研表》,对社区幸福教育建设情况开展全面调研工作,定期召开幸福教育工作协调会,全面推进幸福教育进社区工作。 二、根植社区,搭建平台 根据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大东区教育局利用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平台,积极组建“三大讲师团”,即中小学社区讲师团、社区兼职教师讲师团和社区志愿者讲师团,承担社区幸福教育课堂日常教学任务。同时随着社区居民对于课程总量、种类和内容多元化需求的不断攀升,为保障授课质量和满足“一老一幼”的个性化需求,大东区教育局加快引进社会力量,进一步做好师资队伍补充和完善,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在社区的学习需求。 三、拓展载体,丰富课程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东区教育局从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入手,不断研发普慧性课程、专业性课程、特色性课程,确立具有本区域社区教育特点的幸福人生课程体系。通过下发《大东区幸福教育进社区选课表》,为社区提供双向选择,菜单式服务,派送20类课程,通过“送教上门”形式,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和文化服务,探索幸福教育进社区的特色课程,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依托大东教育“阅读、科技”两大特色,在满足居民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本社区的文化特点,打造出属于本社区的教育特色。通过多元的活动与文化建设,社区形成独具魅力的社区文化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出更多幸福教育品牌示范社区,不断提升居民社区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五、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秉持资源共享理念,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多维整合、优化,盘活教育文化资源。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向社区推送三个系列社区教育微课培训活动,即幸福思政(思政课)、幸福匠心(技能课)、幸福尚学(艺术课),实现社区教育由点到面效益最大化,旨在将社区教育资源“以存量撬动增量”,拓宽居民教育供给渠道。 六、渠道畅通 保障服务 大东区将中小学入学政策、学区划分等教育政策统一制作成“大东区教育直通车”二维码,并公开教育咨询电话,供居民线上线下查阅和咨询,以便居民及时了解。同时大东区教育局从中小学选派115名优秀教师作为教育专属网格员到各个社区,定期深入社区宣讲入学、资助、“双减”等教育政策,服务居民答疑解惑,把教育问题解决在社区。 大东区将继续把握主线、聚焦主线、践行主线,增强教育服务实效性,紧跟居民需求,营造大东区幸福教育进社区良好氛围,让广大社区居民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为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