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永续,匠心传承 |(14)骨干班主任山丹:用母亲般的爱照亮学生的心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2-09-29    】【打印本页】 【关闭



“我要做一名母亲般的教师,用母爱照亮学生的心”。从教20年,山丹一直坚守这样的工作原则。

“三顾茅庐”


换来“女儿”纯真笑脸

2002年8月,大学刚毕业的山丹来到沈阳市第一八四中学任教。第二年9月,她怀着满腔的工作热忱接任了班主任工作。“我们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学生及家长流动性较大,班级管理有着较大的难度。”山丹说。

刚接班没多久,山丹就遇到了一名“棘手”的学生——晓秋。晓秋没有学习欲望,不完成作业,还喜欢在课上传纸条。通过跟晓秋谈心,山丹了解到:晓秋的生母抛下了她,不知去向。继母对她十分苛刻,要求她只能呆在饭厅,不能进入其他房间。所以,她只能在饭桌上写作业,晚上则睡在饭厅里的沙发上。而且每晚八点必须熄灯,理由是害怕费电……

“听了晓秋的哭诉,我的心都碎了,跟她抱头痛哭。”山丹说。

为此,山丹跟晓秋爸爸反复沟通。爸爸承诺给女儿更好的学习环境,可是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根本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于是,山丹决定跟晓秋的继母谈谈。第一次去,晓秋的继母不让山丹进门,直接拒绝老师管他们的“家务事”。第二次去,山丹进屋了,可还没谈上五分钟,晓秋的继母就借口有事离开了。但山丹有“三顾茅庐”的决心,经过不懈努力,她终于和晓秋的继母达成了共识:放学后,山丹带晓秋回家,写完作业,再把她送回家。

就这样,每天放学后,山丹带着晓秋有说有笑地走回宿舍,她做饭,晓秋写作业。饭后,她给晓秋辅导功课,晚八点半左右再送晓秋回家……看到晓秋脸上越来越灿烂的笑容,山丹也跟着一起开心。初中毕业时,晓秋在山丹的毕业留言簿中写道:“在您身上,我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谢谢您,请允许我在这里叫您一声‘妈妈’。”


“约法三章”

换来“儿子”健康心态

2010年,山丹接任初三二班班主任。接任第一天,她就发现班里有一名“特别”的学生——阿豪。阿豪的脸上基本没有表情,上课不记笔记,盯着书看,却不翻页。午餐时间,阿豪到操场跑圈,经常吃不上饭。课间和放学后,他还会在操场上捡垃圾,垃圾藏在他的衣服口袋和书桌里,引来其他同学的不满。

第一次月考,阿豪三科成绩为零分,山丹翻阅他以前的成绩单,发现他曾经是班里的第一名……

通过与家长沟通,山丹了解到,阿豪被医院诊断为强迫症。家长还解释了他捡垃圾的原因,“老师上课讲:‘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他就想用自己坚持捡垃圾的行为,感染周围的人,让大家都加入到爱护环境的队伍中来。”

经与阿豪的父母商议,山丹跟阿豪“约法三章”:一是每天按时吃饭,保证身体健康;二是搞好个人卫生,勤换衣服,捡来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三是专心学习,尽快把功课补上。

山丹将阿豪调到讲桌旁,和老师当“同桌”,时不时地提醒他做好笔记,认真听课;定期帮他清理书桌里的垃圾;带动班级同学每天中午帮他盛饭……

潜移默化,阿豪依然坚持每天捡垃圾,但他开始讲卫生,知道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同学们也愿意和他做朋友了。

毕业时,阿豪以636分的中考成绩,公费考入了重点中学。毕业后的教师节,阿豪打电话跟山丹说:“老师,您放心,我会更加努力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闪闪发光的宝石,每一名学生都渴望“老师妈妈”悉心的呵护。担任班主任的16年时间,让山丹愈发坚定自己的信念:“做一名母亲般的教师,照亮学生的心,陪伴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