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辽中区教育局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科学幼小衔接工作。通过印发《辽中区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试点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微信公众号系列宣传等方式,以试点园(校)为抓手,引导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为广大的教师和家长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多方合力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衔接关键阶段,促进孩子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 1、开展工作调研,细化工作措施 辽中区教育局对试点小学和幼儿园进行深入调研指导,针对存在问题重点部署,重点落实小学“零起点”教学和幼儿园去“小学化”,合理安排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积极探索适宜的幼小衔接课程内容和方法途径,双方互相学习、加强培训,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做好幼小协同,园校联合教研 区内各试点园(校)多次举行自主教研、联合教研等活动,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转变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观念。小学教师入园观摩,了解幼儿园授课模式,亲身感受幼儿“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教师进校观摩,近距离了解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双方通过交流沟通和教学研讨,改进和完善教学计划,采取多样措施进行精准衔接,减缓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坡度”。 3、加强幼小互动,建立协作关系 以活动为契机,通过形式多样的幼小融合主题系列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开拓幼小街接新方式。通过开展大班幼儿走进一年级课堂、近距离参观学校、共上一节音乐课、学会敬队礼、佩戴红领巾、学做眼保健操等精彩活动,使大班幼儿对小学的环境和上课方式形成了初步认识,亲身体验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为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搭建桥梁。 4、构建联动机制,完善家园校共育 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家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减缓家长焦虑情绪,科学帮助孩子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促进师生、师幼、父母和子女共同学习成长,搭建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碰撞、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启迪家长教育灵感,增强家庭教育针对性与指导性。在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的过程当中,家长同样也需要高效完成科学的学习和实践,时刻掌握孩子的学习发展状况,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陪同孩子一起完成过渡,形成园校主导、家庭参与的教育工作新格局。 下一步,辽中区将继续推进“幼小衔接”工作,深入落实和宣传科学幼小衔接的相关政策,不断推进实践探索,构建小学与幼儿园层次立体、多元参与的共育体系,形成以试点园为引领,全员协同作战,融汇先进经验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科学幼小衔接工作,开启辽中区学前教育新航程。 撰稿人:辽中区教育局 万琳琳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