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战“疫”120小时

【来源:沈阳日报    日期:2020-10-19    】【打印本页】 【关闭

时间的指针拨回10月12日零时,不少青岛市民无法入眠,因为前一日当地突然出现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感染源不明……

接近10月17日零时,青岛市宣布,全员核酸检测基本完成,10899145个核酸样本检测均出结果,除此前公布的确诊病例外,无新增阳性样本。

120小时!在国家、山东省指导和支援下,青岛市抓住此次疫情处置“黄金窗口期”,果断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并全力救治确诊患者。与此同时,山东省溯源工作专班72小时连续作战,迅速“破案”,“未发生社区传播”的权威结论一锤定音。

全城检测查疫情

突发疫情,谜团重重。青岛市果断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大小广场上,一列列排队候检市民,成为这座城市全民抗疫的大写照。

千万人口城市的全员核酸检测,组织难度可想而知。

山东还从3个省属医疗卫生机构及济南、烟台等城市抽调1200多人,支援青岛核酸样本采集和检测。外地支援人员加上本地抽调医务人员,在青岛开展全员核酸采样检测的医务人员一度达万余名,固定检测点达4000多个。

青岛市副市长薛庆国说,2月份,青岛每天核酸检测能力只有约2000份。如今每天达26万多份,为此次全员核酸检测提供了重要保障。

16日,全员核酸检测基本完成后。截至17日14时,青岛市共采集核酸检测样本10920411份,已出结果10920294份,除此前公布的确诊病例外,无新增阳性样本。

72小时揭开“谜案”

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同时,查清本次疫情的感染源和感染路径,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山东省立即组建由省卫健委、省公安厅组成的流调溯源工作专班,在国家专家组指导下,调集30余名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和近800名警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重点人群分类检测和病毒基因测序。

“溯源专班从社区传播风险、社区疫情传播进入到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内部播散三个主要环节开展全面排查。”山东省卫健委党组副书记马立新说。

72小时连续作战,调集分析不同场景1万多个小时的视频资料,利用通信大数据分析了各类人员时空轨迹信息数亿条,“案情”终于水落石出:青岛港2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在青岛市胸科医院隔离观察期间,离开封闭病区做CT检查,因防护、消毒不规范致使CT室被病毒污染,进而传染了次日到同一CT室检查的住院患者和陪护者,并将病毒带入结核病区,导致该起疫情在院内传播。

全力救治确诊患者

此次疫情是在青岛市胸科医院内传播,而这家医院是治疗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定点医院。本次疫情中,青岛市共有13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7人原为肺结核患者。

国家卫健委和山东省先后派出9位专家赶赴青岛指导临床救治,国家卫健委还紧急为青岛调拨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9000毫升。

10月13日,1名患者由普通型转为危重型病例。当日,医护人员给患者输注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并结合使用抗结核、中医药、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患者整体情况逐渐好转。

另外,1名重症患者和1名普通型患者病情好转,1名普通型患者受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影响,病情有所加重,但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其他患者病情平稳。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