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人本教育”
理念和目标
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1953年建校,是省级重点高中。近年来,学校获评沈阳市首批优质特色高中,国家级文明校园、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一是“人本教育”理念及思想的校本深化。学校确立“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为本校“人本教育”的核心内涵;明确“以质量为核心,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秉承“崇德、笃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凝聚“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治校精神,坚定“面向未来、发展多元、生态和谐的高品质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知类通达、个性见长,情系家国,走向世界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 二是以“六个人本”创新实践支撑起“人本教育”。“人本五育”,激发奋进潜力,塑造健全人格,服务立德树人;“人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品质,成就多彩人生;“人本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拓展思维境界,走向知行合一;“人本研训”,增强专业本领,推进厚德修能,构建奋进梯队;“人本管理”,提升办学活力,引领自觉进步,追求优秀卓越;“人本评价”,完善综合评价,明确发展导向,增强综合素质。 一是“大生涯观”的学生发展指导。学校主动应对教育综合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提出并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大生涯”观,推行“三生、三增”教育,即“促进自由和谐生存,为生存增能;鼓励无限超越生命,为生命增值;追求美好价值人生,为人生增彩”,在学习和生活中引领和感染学生“做人讲品格;做事讲品德;细节讲品质”。 二是“大格局、求细节”的生涯教育。学校投资近百万,建成兼容测试、训练、指导、疏导等多项功能的学生生涯教育体验馆,配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学生发展指导软件平台、多元智能探索教室、心理辅导室、宣泄室、沙盘室等辅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步组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生涯教育研究会、名师工作室,开展相关实践研究,有效对接综合素质评价。 三是“五育并举、协调”的育人方式。学校努力拓宽学生多元发展路径,探索育人方式改革。在体育方面践行“高运动水平、高文化知识、高思想品质”的“三高”标准,组建高水平女子足球队,连续两年夺得辽宁省校园足球高中女子组冠军;学校的科技创新和机器人项目等多个优秀社团,频频参加各级各类大赛,使学生彰显了个性,发展了特长,学校于2018年跻身自主招生全国500强校。 四是立足生活答疑解惑的时政教育。在此次全国战“疫”中,学校主动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并使之成为良好的时政育人素材,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是学校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把学校治理力量向年部下沉,积极引领各支部构建各自“核心、团队、特色”,做实、做优“党建+师训+德育”工作,以党风带校风,促行风。 二是赋能学校“五大中心”。学校组建“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发展研训、课程教学改革、信息服务支持、后勤服务保障”五大中心,完善“需求和问题导向、信念和创新驱动”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三是探索校内自主“管办评”多元共治机制。学校充分尊重、有效协调学生、家庭、社会、政府等多元办学主体;建立校内督导制度机制;用好综合评价与弹性离校教育治理政策及分配权;不断学习内化自主办学政策,借鉴成熟经验,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 四是引领教师队伍发展。学校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追求“头雁效应”和“雁阵效果”;常态化开展晒课、赛课活动,推进情境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改革;以“极课”大数据教学测评分析系统、靶向教学等实践,推进“人工智能+”“互联网+”线上教学探索,营造出“和而不同,各美其名”教师文化。 新时代、新起点,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将以坚定的信念、足够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不断以更高定位的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发展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撰稿人: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金绍迎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