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校园看突破|(5)精品“红课” 铸魂育人——辽宁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2-07-22    】【打印本页】 【关闭

“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辽宁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进一步坚定“让红色基因浸染每一个生命”的红色教育主旋律,结合校情、学情,通过打造“红色阵地”,开发“辽附红课”,打造“红色党建 铸魂育人”特色党建品牌,推动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用理想信念立根固本取得实效。学校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精心打造“辽附红课”,包括党史课程、红色纪念日课程、红色研学课程、大鹏青春课程四大系列。


1

党史课程


学校成立“红望辅导员工作室”,组织教师录制党史微队课,组织“党的故事我来讲、百名红色少年讲党史活动”;利用升旗仪式、班团队会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学习,结合读书季开展名师引读和好书推荐。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学校充分考虑各学段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在学习历史、思考历史、感悟历史中,教育引导青少年探寻革命足迹,清晰历史脉络,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艰苦卓绝历程,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出来的,更加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真正使红色基因入脑入心,融入血脉。


2

红色纪念日课程


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过程中固本培元,汲取红色营养,抓住“七一”、劳动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学习,围绕节日、纪念日的鲜明特点,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祭奠革命英烈,缅怀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让全体师生在追寻革命足迹中慎终追远、思古怀今,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从接受“初心”洗礼,到成为“初心”传播者,鼓励他们在参与中传承、在传承中发扬。



3

红色研学课程


为使红色基因不仅有史可讲、有事可说,而且有址可寻、有物可看,学校将“红课”延伸到校园外。学校定期组织学走进辽宁省科技馆、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锡伯族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飞博物馆、雷锋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姚家社区、柳岸社区等,将红色资源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丰富教材,充分发挥基地综合育人功能,将思政大课堂搬到基地现场,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4

大鹏青春课程


学校有一支“大鹏志愿者服务队”,是以“辽宁省新时代好少年”张金鹏同学名字命名的,服务队成立五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教师、家长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现在,学校已有志愿服务队2支、服务小队5支,固定志愿者超过300人,机动志愿者超过1000人,他们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成长、学会奉献、懂得珍惜。


撰稿人:辽宁大学附属学校 孙杰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