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优质特色高中展示 |(12)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1-03-10    】【打印本页】 【关闭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始建于1954年,前身为辽宁大学附属中学。1980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3年被确定为辽宁省示范性高中。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卫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00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辽宁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辽宁省军训和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确定为辽宁省数理特色普通高中实验校。2016年成为辽宁省课程改革示范典型校、沈阳市首批优质化高中、沈阳市优质特色化高中。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以“自律•求真”为核心文化;以“学生思学、教师乐教、理性规范、人本和谐”为办学理念;以“让学生站在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为核心理念;以“提升质量、强化内涵、走精细化、特色化、多样化道路”为办学思路,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理性、健康、尚学、大气,对国家、社会、人类有贡献的人。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继往开来,励精图治,2013年,明确了“数理见长、通文达理、理性规范、格物穷理”的数理特色学校建设目标。确定了教育追求是:让学生在校园自由呼吸、自主成长,让他们拥有精彩的人生、幸福的人生。走出学校的学生能够诚实善良地做人,一丝不苟地治学,脚踏实地地工作;拥有独立的精神品格,高远的思想境界,完善的人格素养,成为有良好素养的优秀公民。



“数理校园环境”熏陶学生理性思维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建有全省第一家面积约160平方米的数学探究实验室,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专用教室,数理广场,数理文化元素墙,创客空间,社团之家等教学场所,处处体现数理文化,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学生学习营造了浓厚的学科氛围。以“理”字命名的六楼一馆,以“数学”名称和符号命名的林荫路和草坪(π园、七桥园),与学校的数理特色完美融合。历史墙、孔子像、老子像、中华石,国学馆,“心雅”图书馆,成就学校的书香与优雅。校园里 120 棵银杏树,带着银杏树叶标志的校标,银杏餐厅,苹果园,山楂林,四季迥异,桃红柳绿,编织出优美和宁静,陶冶学生情操。



“数理校本课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依托数理学科丰厚的历史积淀,借助数学组一批高学历、高素质教师团队,开设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多元需求。构建出多元、多样、多彩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开足开全,基础达标;地方课程:讲座保障,针对性强;校本课程:纵横交错,双轨并行。纵:以教学为基础,旨在学科素养的普及与学科能力的提升。横:以活动为中心,旨在生活的拓展与视野的拓宽。



   1.分层走班上课,满足多元需求。实施数学学科分层走班上课,即上数学课的时候打破原来的行政班级,依据能力及兴趣重新组合班级,在数学专用教室上数学课,在学科教室里产生教育价值,在学科教室里落实核心素养。


   2.开发校本教材,实现资源共享。编写出《数学学习手册》《数学探究实验课简明教程》《走进中国数学文化》等校本教材,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支持与保障。


   3.引进手持技术,探索想象空间。依托数学探究实验室,借助图形计算器,开设算法与框图、概率统计、多元统计分析以及部分选修等课程,辅助数学教学,把数学做成“看得见的数学”。


   4.加入网络画板项目,推动数学学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加入中科院张景中院士的互联网数学实验室——网络画板。基于互联网,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下开展数学实验,利用互联网改变教育资源生成、传播、分享模式,助力教学资源开发, 推动数学学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5.开展校本选修,扩大学生视野。每学年设置校本课程超市供学生选修。



“理性文化”培育学生独立人格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具有浓厚的“理性文化”气息。学生活动空间和活动开展紧紧围绕着“理性”展开。



   开展校内数学联赛,组织学生参与省级、国家级数学竞赛。每学期期末举办数理节,内容包括数理联赛、数理灯谜、数理实验和专家讲座等,激发学生数理学习兴趣。组织学生深入飞机设计研究所、城建设计院、网络科技公司、医院、银行等单位进行数理体验。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将一栋教学楼作为学生社团活动场所,成立数理兴趣小组、图形计算器应用小组、建模队、信息奥赛、机器人空间等数理社团,提高学生学科兴趣和探究能力。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是国防教育试点校。1985年学校就被国家八部一委确定为首批军事训练试点单位,学生一身绿军装已穿30多年。围绕国防教育,紧扣为实现“中国梦”培育人才这一核心任务,学校广泛开展军训、田径军事运动会、军事课、军体拳、体验军营生活等国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忠诚爱国、意志坚强、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情怀。更通过红色驿站,了解校史、党史,根植学生爱国情怀。



“理性课堂”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提出“理性课堂”教学模式,即将理性思维贯穿全过程,具体是:精彩导言——思维调动;新授课程——思维互动;当堂训练——思维主动;学生质疑——思维灵动;师生解疑——思维齐动的“理性课堂”,并为老师配备了相对应的教案,各学科教学贯穿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这条主线,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推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反思,敢于质疑的精神。



   全体教师积极实践“理性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理性思维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精神。一批优秀教师先后被评为市区骨干教师、名师首席教师等称号,2020年,在全国、省、市各级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及说课比赛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论文、课例、课件等比赛中获奖151项。


“理性管理”成就学养丰厚

探索真知的教师队伍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实施理性管理,提出了“理性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中让学生更加理性”的理性管理准则,确定了“定义问题——问题要素——找出线索——推断原因——验证原因——初步决策——预估风险——化解风险——解决问题”的理性管理思维流程。在学校“科学管理 突出特色 提高质量 全面育人”工作目标的指引下,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严爱相济”。半军事化管理、全天封校管理、德育人员岗位管理、班主任坐班管理等制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在校的学习质量。



   学校现有教师316人,取得研究生学历和在读研究生人数占教师总数的43%,市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116人。数学、物理教研组为省优秀教研组,语文、外语和化学教研组为市优秀教研组。数学组和化学组还先后被授予“辽宁工人先锋号”和“沈阳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以教师为本”,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和两个计划,即“80后”和“90后”培养计划,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通过日常交流指导和“坐诊一周”的工作方式,向青年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经验。“80后”“90后”计划,通过给机会、压担子、看实干、看业绩,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熟,为学校发展担责担力,将理性精神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实践。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践行优质,发展特色。以理性课堂为载体,培养理性学生、理性教师,实施理性管理,形成引领全校的理性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用理性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理性的思维思考世界、用理性的声音表达世界,用理性的行为推动世界。


撰稿人: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 赵红丽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