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154幅中小学生绘画作品成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国礼”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2-03-17    】【打印本页】 【关闭

随着冬残奥会闭幕,来华参赛的各国运动员和各国代表团成员返回自己的国家。和他们一起回国的,还有我市24所学校154名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的绘画作品。他们的画作,传递了绿色、友谊、和平,充分体现了我市中小学生较高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国际理解力,推动了中外青少年在书画艺术的交流和碰撞中相知相融,为我市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作品,是在“共迎未来”第二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迎冬奥全国书画展示的数万幅作品中遴选出来的。我市还有14所学校的作品在冬奥会开赛首金日云端展播,展播中,主持人用1分16秒介绍了育才悲鸿美术学校陈新羽同学的作品《有一种奇迹叫中国红》。此外,东北育才悲鸿美术学校邢书涵同学的作品《滑雪》作为官方宣传海报在全国发布,中国美术馆展出沈阳市轻工艺术学校、沈阳市第九中学学生的多幅作品。


我市组织学校参加了北京冬奥组委和教育部共同主办的冬奥系列活动并获多个奖项。铁西雏鹰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组成辽宁省唯一团队,参与迎冬奥倒计时活动;浑南九小在合唱展示中荣获全国三等奖、最佳传播奖和最佳组织奖;于洪国奥小学在全国器乐展中获全国三等奖,央视频、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活动全程直播展示,我市展示活动点赞率位于全国前列。活动中,我市有14所学校被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命名为“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姊妹校”。沈阳市教育局被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授予“优秀组织奖”。

 


一年来,市教育局组织学生参与了多项交流展示活动,我市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际学生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接受国际学生学校首次实现了各区、县(市)教育局辖区内小、初、高学段全覆盖。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深入多元,近2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与日、韩、俄、新西兰等友好城市学校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线上交流活动。543名中小学生参与2021第十一届“我的第一条鱼”国际青少年艺术大赛,84幅作品获得国际奖项。3.1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中国-中东欧线上儿童环保绘画展”,作品数和获奖作品数均列省内第一,市教育局被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人文交流体验基地、省教育厅等授予“优秀组织奖”。


2022年,沈阳市教育局将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强化内涵建设,创新管理方法,研究探索青少年国际交流的新思路,努力构建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让“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沈阳教育的另一张名片。


撰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杨阳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