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进行时·典型案例篇 | 考试管理:玩转考场 减负担提素养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2-01-29    】【打印本页】 【关闭

为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综合提高学生素养,浑南区白塔小学于2018年1月率先创新测评模式,开展一、二年级实践成果展示,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吸引多家媒体关注。


随着“双减”政策的强力推进,对学校创新性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潜耕深研,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创新,多元整合,形成了三至六年级项目式“玩学实践”成果展示学生评价方案。贯通整合,构建了白塔小学“玩学实践”成果展示评价体系。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各学科素养全覆盖


三至六年级项目式“玩学实践”成果展示,重点关注学科融合。四个年组的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下的任务,经历项目解决的过程,获得项目执行的经验。


以四年组“快乐节日我做主”这一项目为例,通过完成“节日装饰我设计”“节日物品我采购”“节日美食我制作”“节日氛围我营造”“节日游戏我参与”五大任务下的“装饰靠垫我制作”“设计理念我阐述”“采购路线我规划”“采购清单我制定”“劳动工具我会用”“水果拼盘我会做”“节日彩灯我点亮”“欢乐歌曲我来唱”“一分钟跳绳我挑战”“节日祝福我来送”十个内容的展示,学生将具备筹备节日聚会的能力,而这十个内容融合了四年级各学科的知识,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平台。


三至六年级分别围绕不同的项目进行:三年级“做个自信的小学生”,五年级“扮靓七彩校园”,六年级“红色经典我传承”。


一二年级的“玩学实践”成果展示,重点关注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展示内容涵盖体育、美育、逻辑、空间观念、安全、卫生、生活常识、科学等多个方面。展示内容不重视难度,注重实用性,并可以进行多次尝试,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展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快乐感、仪式感、参与感、获得感

玩转考场我做主


“玩学实践”成果展示全程教师不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校精心安排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的不同任务,这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也让展示活动更有神秘感。学生需要依照摘星表上发布的内容,找到不同的展示区域,并按要求完成展示内容,才能集满摘星表上的全部星星。


在这样特别的考试中,学生由以往考试的紧张感,变成现在的快乐感、仪式感、参与感、获得感。“我制作了一个圆形的靠垫,布料是我家的旧床单,我把盆扣在上面画了两个一样大的圆,缝在一起放进棉花就可以封口了。整个抱枕的花纹我用得是扎染的方法,用红色啊,黄色啊,橙色啊,这些看起来就很喜庆的颜色染的……”四年二班的岳蕊童正向老师阐述她制作靠垫的设计理念,她旁边座位上几名同学正在进行充棉絮、锁边的工序。



在“采购清单我制定”展示区域,孩子们需要从60余种食材中选择15种完成自己的采购清单。“选的15种食材必须满足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还要满足科学配比。”学生边选择边说,“过节的餐桌上也不能全是肉,多吃蔬菜水果更健康。”他又选取了西蓝花、秋葵、苹果和橙子的卡片。


孩子们又被一片璀璨的灯光吸引了注意,原来四年四班的几名同学正在“点亮节日彩灯”。“他们在完成点亮小灯泡的科学实验,两个学生一组,既考验学生的实验能力,又考验合作能力。”科学老师介绍到。


还没走到实践教室,就被飘散出来的香味吸引了,原来孩子们正在这制作水果拼盘。孩子们临时组成团队,经过短暂商议确定制作主题,然后分工合作完成作品。“我们组想用水果拼出一座花园,里面开满各种颜色的花”,孩子们边切水果边介绍到。


2018-2019年间的四次展示活动,学校分别邀请了120余名家长作为考官,评定孩子们的表现。2020年以后,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改为由学校全体教师作为服务教师,让学生真正玩转考试,成为考试的主人。



“办好玩的学校,育会玩的孩子”是白塔小学坚持多年的价值追求。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综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双减”是学校的工作重点。以玩的形式考试,将学生的“玩学实践”成果展示出来,把负担降下来,把素质提上去。


特别的考试,给特别的教育;特别的考试,给特别的时代;特别的考试,给特别的需求。事实上,白塔小学“玩学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已经进行了5年,这种特别的“考试”已经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校园活动之一。让孩子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在悟中成长,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白塔小学不懈努力的目标。


撰稿人:浑南区白塔小学 张楠楠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