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您目前可以接种第二针了,有空就来接种哦!”“大爷,您还有几天就超过最佳接种时间了,今儿就来吧,当溜达了……”9月22日,在和平区南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逐个给未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的居民打电话通知。 临近“超时” 需高频提醒 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该中心主任杨琳和同事们一天也没休息,“赶上小长假,居民们正好有时间过来接种疫苗。”杨琳告诉记者,目前主要进行居民新冠疫苗第二针的接种工作,“现在季节交替,早晚温差大,特别容易感冒,同时也是过敏的高发季节,很容易耽误接种疫苗。特别是未接种第二针的居民,我们可着急了。我们发出‘高频’提醒,打电话、发微信、大喇叭,各种方法都用上了。‘别等最后几天再来,一旦感冒了过敏了,等好了再来,就过日子啦’,这样的话一天得重复上百次。” 杨琳称,仅仅接种一针、没有完成二针全程接种的受种者,体内获得的保护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严把接种“关卡” 确保接种安全 疫苗接种安全事关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为此,南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把接种各个“关卡”,确保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按时、安全、有序地进行。 “有过敏史吗?”“最近身体状况如何?”……医务人员按照疫苗接种流程和技术规范询问市民健康状况,确认无误后,引导市民进行疫苗接种。接种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操作规程。市民接种疫苗后在观察区留观30分钟,无异常反应便可离开。整个流程单向流动、闭环管理。 “进门的核对及分诊工作要细致再细致。”杨琳称,对于前来接种疫苗的居民,工作人员要仔细核对“辽事通”中“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查询”页面中新冠疫苗接种记录信息,对于接种日期、疫苗生产企业等信息进行查看,并分诊到相对应的接种台。“中心严格规范接种流程,不断优化服务,多次组织开展疫苗接种培训、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处置以及院感防控、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等演练。” 儿科专家坐诊 把关接种“全流程” 除了负责辖区内成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南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为辖区内12岁以上学生群体开辟“学生专场”,“我们提前与学校进行沟通,预留出时间,让学生们到中心就能够接种上。”杨琳称,为了确保学生群体的接种安全,中心特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儿科专家在预检区当“把关人” ,一是为了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健康状况、既往接种疫苗情况,二是对接种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 为了给快递人员、外卖骑手提供接种方便,该中心根据各个行业作息时间特点为他们开辟了专门的接种通道,有效缩短了他们的接种疫苗的排队时间。该中心还成立了机动医疗接种队伍,为一些特殊单位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