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的“倒春寒”,让师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按下了“暂缓键”。从启动线上教学以来,沈北新区教育局同步启动中小学师生心理热线;全区19名心理教师迅速集结,组建心理热线咨询团队,开通20条心理热线,为师生搭建“心理驿站”。 真诚相约为师生开通“心灵热线” 自开通热线以来,每一位心理教师时时守候在电话一端,随时倾听师生、家长和居民的倾述。他们时刻手机不离手,走哪儿带哪儿,生怕漏接一个电话、慢回一条微信,倾其所有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科学暖心的心理服务,帮助做好心理减压、情绪疏导。 减压赋能为师生戴上“心灵口罩” 针对学生网课注意力不集中、居家学习自我管理差、家长担心忧虑孩子学业、亲子关系等问题,心理热线教师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从专业角度开展心理支持、情绪疏导,通过与之建立信任关系、倾听、共情、接纳等手段,允许咨询者表达情绪、理清问题,探究症状背后的心理功能和意义,并结合实际给予指导和建议,共同商讨行动策略,实现助人自助,减压赋能,帮助师生和家长缓解因疫情而带来的心理困扰。 寓教于乐为师生描绘“心灵画卷” 心理团队对心理热线案例中的典型问题具体分析,组织设计制作心理疏导文章和微课,在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心理科普类宣传每周一篇,持续更新。 心理讲堂为师生助力“能力提升” 为了使工作队伍更加专业,心理热线教师团队隔周开展一次工作交流会。利用腾讯会议开展《分享经验 汇聚智慧》主题交流会;就近来热线咨询中的接线开场话术、咨询记录的撰写等内容进行了沟通交流,所有心理热线教师用专业和真诚,为来电的师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独属的生命力量源泉,尽早走出内心的困境。 沈北新区心理热线教师团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专业的技术能力投入到当下疫情防控心理保障工作,在战疫最前沿践行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守卫城市,绽放新时代教育人的战斗能力和精神风采。 撰稿人:沈北新区教育研究中心 孔繁阳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