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督学“双减”专项督导优秀案例 |(4)立足学校实际 实施正向督导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1-10-29    】【打印本页】 【关闭

苏家屯区责任督学 张冬梅


案例描述


我负责的佟沟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地理位置偏远,全校共有209名学生,26名教师。教师老龄化相对严重,体音美等专业教师配备较为紧张,因此,在实施个性化课后服务时存在一定困难,课后服务效果受到影响。


我也做过农村学校校长,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后,我认为帮助学校领导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农村学校普遍缺少专业性强的教师,这是客观事实,但“等靠要”不可取,要主动出击,把克服困难的过程,变为打造特色的探索。


我提出建议:学校应该由领导带头做课后服务,积极挖掘教师队伍内部资源,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潜在才能,打破固有模式,构建全新课程,全力以赴做好课后服务。


学校非常重视我的建议,立即开始精心研究,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采取了应对专业教师缺乏的系列措施:


1.领导带头,全校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特长优势,凡有所长,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副校长兼任了“古诗词赏析”课,总务主任兼任了花式跳绳课,班主任兼任了篮球课等,其中,55岁的沈柏军老师主动承担了铅笔画课程,深受学生喜爱。13名教师共开设趣味数学、阅读与写作、趣味实验、开口说英语、体音美等14门课程,教师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50%.


2.由低到高,逐步培养学生能力。由低年级到中高年级,开设的课程由浅入深,逐级培养学生能力。例如,阅读课由诵读、赏析到写作;美术课由蜡笔、铅笔到水彩;花式跳绳、排球、篮球等都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制定系统计划,使学生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3.合班分组,同伴互助。打破班级年级界限,实行“合班并年分组上大课、同伴交流互助共提高”策略。教师集中授课,分组指导,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切磋,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探索,不仅解决了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而且形成了学校的个性化课后服务工作特色。


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学校目前很好地克服了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案例反思


在这项督导工作中,我不是单纯给学校“找毛病、查不足”,不是以检查者的身份,给学校“添麻烦”,而是立足学校实际,帮助学校正视问题,寻找突破口,通过正向督导方式,帮助学校开发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学校知道我们是真正了解学校情况,真心帮助学校发展,对我们少了紧张,多了期待。


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想要做好责任督学工作,需要做到这样几点:


一是立足学校实际,对学校面临的困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是鼓励学校把解决困难作为特色来抓,变被动消极为主动积极;


三是帮助学校理清工作思路,建立工作体系;


四是当学校做出成绩后,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宣传。


只要真心为学校做好服务,督学工作的价值就一定能够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