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园地 | 提升家庭教育力之“思”中“导”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2-02-26    】【打印本页】 【关闭

家庭教育是近些年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更使得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了国事,这是因为,对孩子的培养关乎到民族的未来,而孩子的成长成才既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影响和引导。


 此外,《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一显性要求的背后,蕴含的家庭教育责任更重了,家长对孩子教育介入的程度和要求被提高了,需要家长对孩子教育引领的意识要更强、教育的智慧也更要注重内在动力的激发与引领,尤其是要重视和善于利用孩子能够看到、感受到的,或孩子乐于接受的真实现象来对孩子进行引导。



 比如,此次被称为科技冬奥的北京冬奥会,无论是科技感满满的开幕式,还是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比赛场馆、奥运村的设计与建设等,在增强人们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更让我们真实而深切地感受到了智能新时代的到来。面对这样的新时代,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不仅陶醉或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成果,更要感受这些成果背后蕴含的社会发展趋势,要引导孩子认识到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创新思维,这些才是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核心要求;并且,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未来孩子们所面对的竞争对手,也不仅仅是来自于本地区、本省、本国,而是以全球为单位。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人才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同时,科技的进步,更使得行业的发展发生大的变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大量投入,人工智能取代了靠人力打拼的时代,无人驾驶、无人快递、无人餐厅、无人超市等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地成为了现实,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而每一个“无人”的背后,都意味着一个传统行业的消失或被取代。因此有人感叹:这个时代,没文化不是找不到好工作,而是很难找到工作。对于这些成果和变化,家长要善于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将对自己的要求融入到社会的需求中,进而激发孩子努力、向上的意识与追求,给到孩子行动方向的引领和内在行动动力的激发,因为只有内在的动力,才会使人保持持久的做事的热情。而在引导和激发孩子的过程中,更提示家长不能将服务孩子的行为仅仅停留于接送孩子上下学、为孩子提供吃穿用度、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等体力层面的付出,而更应该重视关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有大的格局意识、开阔的视野和前瞻性的认知,因为家长的教育智慧、教育视野、教育格局,决定了孩子成长的路径和高度,唯有家长站得高,才能带领孩子行得远。没有凭空而降的成功,所有的奇迹,都是早有准备,而这个准备的过程,就在我们家长有智慧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与激发中,在当前“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


 正所谓“唯有预见未来,才能更好地遇见未来!”为此,希望家长们通过持续的学习,拓宽教育视野,提升家庭教育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成长自己,也成就孩子!真正做到,“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质量,“双减”更不减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成长!


撰稿人:和平区教育研究中心 蒋红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