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对我省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全省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推动活动取得新成效。 在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上,省关工委主任赵国红就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作出系统性部署:一是坚持系统观念谋全局,统筹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整体与重点、普适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学雷锋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引导“老少携手”从志愿服务向专业普法领域拓展,厚植全社会法治思维根基。二是强化创新思维促升级,聚焦理念、方式、格局三大维度创新——通过提升青少年参与度、打造数字化普法平台、前移违法犯罪防治关口,推动普法模式迭代;深化家庭、学校、社会等“六大保护”协同联动,以全方位方法创新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提质增效。 下一步,全省各级关工委要按照中关工委和省关工委的要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优化领导机制,强化协同效能 深化“三组长、九部门”工作模式,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提升工作整体效能。 (二)建强专业队伍,夯实人才根基 实施“引育并举”的“三步走”人才战略,加强与政法系统、社会组织协作,持续充实“五老”普法骨干队伍。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经验交流活动,提升普法队伍专业化水平。 (三)聚焦关键领域,增强普法精准性 围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心理健康保护等核心议题,以宪法教育为引领,深化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针对校园欺凌、网络侵害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普法行动,推动防治工作关口前移。 (四)创新载体形式,提升宣传质效 立足青少年认知特点和现实需求,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互动式普法模式。着力打造网络普法品牌,开发功能化普法小程序,探索“沉浸式”“体验式”普法新路径,增强普法吸引力与感染力。 (五)融入基层治理,延伸服务触角 协同职能部门发挥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作用,推进专门学校规范化建设;依托“五老”志愿服务力量,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为平安辽宁建设注入法治动能。 (六)深化经验总结,固化实践成果 系统梳理活动开展成效,挖掘典型案例、提炼创新经验、选树先进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辽宁经验”,为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总结表彰提供实践样本。 |